bnar
網誌>網誌文章
2022/05/09
推推數:0
網路流傳的文章:有個非常喜歡喝茶的財主,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無論貧富,只要來,他就吩咐下人好生招待。一天,財主家門口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不言討飯,只說來討碗茶喝。下人連忙讓他進屋,給他倒一碗茶。乞丐看了一下,說:「茶不好。」,下人見他懂,連忙換上好茶來。乞丐聞了聞,說:「茶是好茶,但水不行,需得上好的山泉水。」,下人看出他有些來頭,忙取了早有儲備的泉水再泡。乞丐嘗了一口,說:「水是好水,但燒水的柴不行,柴需用名山陰面之柴。因為陽面之柴質鬆軟,陰面之柴質緊硬。」,下人終於確認這是個精通茶道之人,就連忙取好柴再烹,並請出老爺。茶重新上來,財主與乞丐對飲了一碗。乞丐說:「嗯,這回茶、水、柴、火都好了,只是泡茶的壺不行。」說:「這已是我最好的壺了。」乞丐搖搖頭,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一把紫砂壺,讓下人重新泡一壺茶來。財主一品,味道果然不凡,立刻起身對乞丐作揖道:「我願買你這把紫砂壺,要多少錢都可以。」 但是這乞丐也是非常地喜歡這紫砂壺,並不想用來交換,乞丐非常果斷的回答:「不行,這個壺是我的命,我不能給你!」。乞丐連忙倒掉茶,收起壺就走。財主趕忙攔住,說:「我願出一半家產要你這壺。」乞丐不言,執意要走。財主急了,說:「我願出全部家產買你這把壺。」乞丐聽了,不由地笑起來,說:「我要是捨得這壺,也不會落到今天這種地步。」說完,乞丐轉身就要離開。財主急忙上前說道:「這樣吧,壺還是你的,你就在我家住下,我吃什麼你就吃什麼,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你必須每天讓我看看這壺,怎麼樣?」財主太喜歡這東西了,所以在情急之下,只有想到這個辦法。乞丐也在為每天的生計而發愁,有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答應呢?為此,乞丐很爽快的答應了財主的要求。就這樣,乞丐住在了他家,和財主同吃同住,兩人每天捧著這壺,無話不談,喝茶飲酒,好不開心。就這樣兩人開心的相處了十幾年的時間,成了無話不談的老知己。時間慢慢的流失,財主和乞丐也慢慢的變老,顯然乞丐年紀比財主大,這天財主對乞丐說:「你膝下無子女,沒有任何人繼承你的壺,不如你去世之後,我來幫你保管,你看如何?乞丐非常感動的答應了。」不久,乞丐真的去世了,財主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這把紫砂壺。剛開始,財主每天都沉迷在擁有這把紫砂壺的喜悅中,直到有一天,財主拿著紫砂壺,左右上下欣賞的時候,突然覺得現在的自己,似乎少了點什麼,這時,他眼前浮現出昔日與乞丐一起玩壺品茶的場景,一切都明白了。於是財主將紫砂壺狠狠的往地上一摔&hellip&hellip故事說完了,結局出人意料,其實,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東西都改變了,財主與乞丐間的情誼,已超越了這把紫砂壺本身的價值,再好的東西,沒有人與自己共享,就失去了意義,再值錢的東西,也沒有知己重要。轉念想想自己的人生,什麼才是你心中最重要的東西呢?或許就是那個和你一起交心喝茶的人哪!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一份相知,一種淡淡的陪伴與共鳴。猶如一杯清茶,淡然中,沁入心田。有時候,只要一個擁抱,一個眼神,便一切盡在不言中;有時候,只要一段文字,一次疼惜,便留下永久的感動。生命中有一種情,不驚擾彼此的世界,只在靈魂深處同行;不妨礙彼此的生活,只在精神領域共鳴。一生之中,有個懂你的人,便是最大的幸福。懂你的人,也許不在身邊,但一定在心裡。人與人,一場緣,心與心,一段情。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心靈若相知,更要珍惜!朋友,淡淡交,慢慢處,才能長久,感情,淺淺嘗,細細品,才有回味。
吳淑惠於2022/5/9 上午 10:46:06更新
當日瀏覽數(26)│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2021/05/05
推推數:0

給人適時的尊重

來源:網路流傳

路過市場時,一陣米粉湯的香味飄過鼻端,我可以嗅得出其中夾雜芹菜、油蔥頭、胡椒、豬油的氣味,饑餓的胃腸忍不住唱起歌來。

我走進小吃店,向鍋鼎前揮舞鏟勺的小姐說:「米粉湯一碗,油豆腐、肝連各一份。」

瘦削的小姐以僵硬的姿勢轉過身來,小小的眼睛看著我,緊抿的嘴唇蠕動了幾下,沒有發出聲音。

我立刻明白了,她是一位輕度智障者,剛剛沒聽懂我點了哪些食物。所以,我放慢了速度再說了一遍。她點點頭,慢慢轉過身,開始撈米粉,擺芹菜珠……

二十來歲吧,也許三十歲。智障者的臉龐不容易看出年齡,也許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是個奢侈品。

一名婦人從店裏走出來,親切地對我說:「馬上就好了。」她走到女兒身旁看了一下,拍拍女兒的背,有種鼓勵的味道,又走了進去。

我吃完米粉湯、油豆腐、肝連後,覺得味道還不錯,配料、醬油都按照應有的分量放。

我掏出錢來,遞給她,心裡替她高興。她能工作,能幫家人分擔勞務,「我是有用的人」這種感受應使她覺得生命更有意義。

她接過那張紅色的百元鈔票,慢慢放進口袋裡,臉上沒有表情,頭以奇怪的姿勢晃了一兩下,眼珠子跟著閃動,彷彿腦中的計算機正在高速運轉。

我算過她應該找我二十五元。

她的手探入口袋,然後掏出一張紅色的百元鈔票,又掏出一張紅色的鈔票,再掏出一張五十元,然後鄭重的把三張鈔票共二百五十元放在我的手上。

我驚呼一聲,她真的是我見過最慷慨的人。

笑一笑,我把錢放回她手上,說:「找我二十五元就夠了。」她愣了一下,一時沒有完全反應過來。這時候婦人快步走過來,親切的說:「不好意思。」然後柔聲對女兒說:「給這位先生二十五元。」

她嗯的一聲,沒有任何羞赧的神情,掏出三個硬幣給我,這次是正確的組合,然後轉身走進屋裡。

婦人又親切的說:「不好意思,我女兒數學不好。」我說:「哪裡,她能做這麼多的事已經很棒了。」女兒又現身了,她走到我旁邊,把一個碩大的蘋果塞在我的手上,並且奉送臉上一朵有點古怪但絕對真誠的笑容。

真是太慷慨了,這粒日本進口的蘋果,果皮是鮮艷誘人的胭脂紅,顯然價值不菲。

我對她說:「謝謝。」又對婦人說:「這蘋果還你,我不能收。」婦人說:「不可以的,你還給我的話,我女兒會痛苦一整天,所以你一定要收。」

女兒猛力點頭,彷彿媽媽正在敘述宇宙最高真理。

我搖頭,說:「這蘋果比我的消費價值還高兩倍,我不能收。」

婦人說:「就算幫忙吧,你收了,我女兒會很快樂。」女兒又猛點頭。

我走出小吃店,手捧進口蘋果,另外一隻手提了五包米粉湯、五份油豆腐、三份肝連,帶回去與同事分享。唯有這樣,才能讓她的女兒快樂加倍,也讓我的良心過的去。

 

?
吳淑惠於2021/5/5 下午 04:45:22更新
當日瀏覽數(28)│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2021/05/05
推推數:0

小沙彌與老和尚

來源:網路流傳

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出門行腳,無論行走在廣闊無邊的叢林,或翻山越嶺, 老和尚都逍遙地走在前面,小沙彌背著行李緊跟在後,一路上兩人相互照 應,彼此為伴。

小沙彌走著走著,心想:難得人身,但短短幾十年生命卻必須經歷生老病 死、受六道輪迴之苦,真苦啊!不過,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當菩薩救度 眾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趕快精進才行!

想到這裏,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腳步,面露笑容地回頭對他說:「 來,包袱讓我來背,你走我前面。」小沙彌雖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走著走著,小沙彌覺得這樣真是逍遙自在啊!而佛經裏說,菩薩必須順應 眾生的需要而行各種布施,「這真是太辛苦了!況且天下眾生苦難多,到何時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獨善其身,過這種逍遙自在的日子!」

這念頭一起,就聽到老和尚很嚴厲地對他說:「你停下來!」小沙彌趕快 回頭,看到老和尚嚴肅的面容,嚇了一跳!老和尚將包袱拿給他說:「包袱背好,跟在我後面走!」

小沙彌想:做人真苦!剛才自己還那麼開心,才一轉眼就變得很難過,人的心念真是不穩定啊!「凡夫心很容易動搖,還是修菩薩行好,起碼我可以面對苦難眾生,跟很多人結好緣,做一些我做得到的本分事。」

這時,老和尚又面帶笑容地回頭招呼他,並將行李拿去自己背,請他走在前面。

小沙彌就這樣反覆地發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時,老和尚又用很嚴厲的態度對待他。小沙彌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請問道:「師父,您今天為什麼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又要我走後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老和尚說:「你雖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堅固。感動時就發大願,卻又很快退失道心;這樣進進退退,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

聽到老和尚這麼說,小沙彌感到很懺悔。當他又生起菩薩心時,老和尚要 他走在前面,他就不敢了。他說:「師父,這次我是真正發心,要以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大心大願為道基,一步一步向前精進。」

老和尚聽了很高興,對小沙彌也起了讚歎、尊重之心,一路上兩人有說有 笑地併肩走著。

※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也知道要發大心、立大願;發心立願很簡單,但要恆持道心卻不容易。

世事無常,今日雖平安,明日卻難料,如果發下好願卻動輒心生退轉,把有限的光陰浪費在猶豫不決上,實在太可惜了!

發大願不能驕傲,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堅定志願、磨鍊耐心、訓練毅力,如此必定能度過難關。

吳淑惠於2021/5/5 下午 04:37:47更新
當日瀏覽數(28)│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在天黑的時候,星星就會出現

來源:網路流傳

上天絕不會把人逼到死角,而不給他一條生路!真的,人都有其潛力、適應力,只要有信心、有勇氣,必能「絕處逢生」,老天一定會給人一線活下去的生機!

人在遇見挫敗、事事不順、或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定很沮喪,甚至覺得老天不公平—「天哪,天下如此廣大,怎會沒有我容身之處?」有些人更是想自殺算了,一了百了,活得這麼苦、沒尊嚴幹什麼?

十八年前,在印度的米爾納德邦,有一個單身漢叫做斯瓦米,他沒受過什麼教育,只能以做苦力為生。後來,經濟不景氣,他的工作機會愈來愈少,最後窮極潦倒、三餐不繼,生活面臨危機,只好四處乞食謀生。

可是,印度的窮苦人家何其多,乞丐也是到處都有,很難乞討。唉,人窮,沒有家、四處流浪,真是令人難過呀!

這個單身漢身無分文,全身髒臭,他心想,與其最後被活活餓死,倒不如先自我了斷,有尊嚴地解決自己算了!於是,斯瓦米撿起路邊的一大塊玻璃,搗成碎片,一片片地吞服下肚;他想,這樣,玻璃碎片在肚子裡,不能消化,他一定會痛苦萬分,最後就可以一命嗚呼、命歸西天了。

可是,當他吞下一大堆碎片玻璃後,隔天醒來,他竟然平安無事!嘴巴沒有破、肚子也沒有痛,大便也正常;更令人驚訝不解的是,他的精神竟然是神采奕奕,一點不舒服的感覺都沒有!

天哪,怎麼搞的,怎會有這種怪事?吃玻璃,像吃洋芋片一樣,「卡滋、卡滋」一口口地吃,他的肚子居然都不會痛?斯瓦米後來又再吃了一些玻璃碎片,隔日醒來,肚子依然完好不痛。這時,他才發現,他的肚子擁有「消化玻璃」的特異功能!

當這流浪漢把這件事告訴他的朋友時,當然所有人都不肯相信,都覺得他「發神經、亂講話、腦袋壞了」!可是,他馬上在朋友面前示範,當場吃下玻璃碎片,讓他的朋友們個個看得目瞪口呆,不得不信!

後來,斯瓦米受到了鼓舞,他不想死了,他重新振奮自己,開始施展「表演吃玻璃」的絕技!十八年來,他神采飛揚,充滿自信地到處表演吃玻璃的功夫,也靠著吃玻璃,賺了不少鈔票和快樂!

他說,除了「汽水瓶」真的太硬,他無法消化之外,其他的玻璃他都照吃不誤!

其實,很多人都有許多與生俱來的潛力,只是自己不知道,所以無法發揮!就像我在三十四歲之前,我很少寫稿,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寫書」,更沒有機會上台「演講」,不知道自己可以站在講台上,與別人滔滔地分享!

而在更早,二十四歲之前,我失業、沒有工作,只知專心唸書,準備托福考試;然而,「上天絕不會把人逼到死角,而不給他一條生路!」

真的,人都有其潛力、適應力,只要有信心、有勇氣,必能「絕處逢生」,老天一定會給人一線活下去的生機!

曾在報上看過一位署名「老講」的讀者提到,英文中的stressed(壓力),與desserts(甜點)兩字,有很微妙的相關。是什麼相關呢?仔細一瞧,好像沒什麼關係嘛!可是,再看一下,咦,stressed這個字從後面倒過來拼寫,不就是desserts嗎?

所以,「Stressed is just desserts if you can reverse.」(壓力就是甜點,只要你能逆向觀看。)

哈,這真是有趣的妙論呀!人生之中,有許多「壓力、挫折」,但只要轉個念、換個角度看,它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甜點」呀!

此外,也有人說:「人生就像一碗飯,一半是甜的,一半是苦的,你不知道會先吃到哪一邊,但終究必須把飯吃完。」

是呀,生命有甜、有苦、有酸、也有辣;但都必須去經歷它、走過它呀!

在北京清華大學的學生餐廳,有一位二十八歲的饅頭師傅小張,他雖然所受的教育不多,每天都在食堂裡做饅頭,辛苦工作十一個小時,但在休息時間,他自學英文,也把握各種機會開口說英語,結果,他的托福成績考了六百三十分。

小張說,他第一次開口說英語,是幾個學生在等著拿飯時,等急了,他就脫口而出:「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 while ?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請等一下好嗎?謝謝你的耐心。)小張這麼一說,在場的學生都大吃一驚—天哪,這個饅頭師傅竟然會說英語?可是,這真的是他自修英語的成果呀!

小張說,他有三個夢想:「一是出國唸書,二是寫書,三是當一名新聞記者。」他又說:「一輩子總要出一次國,人生才完整。」

如今,很多清大學生特別跑到餐廳,來一睹托福高手、會說英語的饅頭師傅;而小張也說:「我是一個敢於作夢的人!敢在賣飯窗口大膽地說英語,就是對我自己的最大挑戰!」

哇,我真是感動!一個人「輸在起跑點」又何妨?人生路很漫長,只要「變」,就能「通」呀!一個人,不求改變,就一定會失敗呀!

所以,曾有一前輩說:「在天很黑的時候,星星就會出現!」

的確,在逆境中、在黑暗沮喪的心情中,只要勇敢地用腳把憂鬱踢走,那麼,星星就會出現,人的生命,也就會「發現光明」啊!

親愛的朋友們,我相信,不管多困難多難過 天無絕人之路 活著就是有希望!

我更相信,只要突破這層難關,我們將活得更精彩!生命將更加多采多姿!

親愛的!光亮使我們看見許多東西,也使我們看不見許多東西,假如沒有黑夜,那我們便看不見滿天的星辰。

因此,即便是曾經一度使我們難以承受的痛苦磨難,也不是完成沒有價值的,它能使我們的思想及人格更趨成熟,使我們更有能力去承擔一切。

所以,親愛的!當困難和挫折來臨時,我們應平靜面對,樂觀的來處理。

吳淑惠於2020/5/1 下午 01:18:07更新
當日瀏覽數(29)│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2020/05/01
推推數:0

我心如秤

來源:網路流傳

從前的秤十六兩一斤,因此有半斤八兩之說。

還在十六兩一斤的年代,縣城南街開著兩家米店,一家字型大小“永昌”,另一家叫“豐裕”。“豐裕”米店的老掌櫃眼看兵荒馬亂生意不好做,就想出個多賺錢的主意。這一天,他把星秤師傅請到家裏,避開眾人,對星秤師傅說:“麻煩師傅給星一杆十五兩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錢。”

星秤師傅為了多得一串錢,就忘掉了行德,滿口答應下來。老掌櫃吩咐完畢,留下星秤師傅在院裏星秤,自己就踱進米店料理生意去了。

米店老掌櫃有四個兒子,都幫他料理米店。最小的兒子兩個月前娶一塾師的女兒為妻。

新媳婦正在屋裏做針線,爹吩咐星秤師傅的話被她聽見了。老掌櫃離開後,新媳婦沉思了一會兒,走出新房對星秤師傅說:“俺爹年紀大了,有些糊塗,剛才一定是把話講錯了。請師傅星一杆十六兩半一斤的秤,我再送您兩串錢。不過,千萬不能讓俺爹知道。”星秤師傅為了再多得兩串錢,就答應了。一杆十六兩半一斤的秤很快製成,星秤師傅果真沒把秤的變化告訴老掌櫃。老掌櫃曾多次請他星秤,對他的手藝信得過,當天就把新秤拿到米店使用了。

一段時間後,“豐裕”米店的生意興旺起來,“永昌”米店的老主顧也趕熱鬧,紛紛轉到“豐裕”買米。又一段時間後,縣城東街、西街的人也捨近求遠,穿街走巷來“豐裕”買米,而斜對門的“永昌”米店簡直門可羅雀。

到了年底,“豐裕”米店發了財,“永昌”米店沒法開張了,把米店讓給了“豐裕”。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老掌櫃心裏高興,出了個題目讓大家猜,看誰猜得出自家發財的奧秘。大家七嘴八舌,有說老天爺保佑的,有說老掌櫃管理有方的,有說米店位置好的,也有說是全家人齊心合力的……老掌櫃嘿嘿一笑,說:“你們說的都不對。咱靠啥發的財?是靠咱的秤!咱的秤十五兩半一斤,每賣一斤米,就少付半兩,每天賣幾百幾千斤,就多賺幾百幾千個錢,日積月累,咱就發財了。”接著,他把年初多掏一串錢星十五兩半一斤秤的經過講說了一遍。

兒孫們一聽,都驚訝得忘了吃餃子。驚訝過後,大家都說他不露山不顯水的,連自家人都沒察覺,就把錢賺了,老人家實在高明。老掌櫃高興極了,把鬍子捋了一遍又一遍。這時,新媳婦從座位上慢慢站起來,對老掌櫃說:“我有一件事要告訴爹,在沒告訴爹以前,希望您老人家答應原諒我的過失。”待老掌櫃點頭後,新媳婦不慌不忙,把年初多掏兩串錢星十六兩半一斤秤的經過講給大家聽。她說:“爹說得對,咱是靠秤發的財。咱的秤每斤多半兩,顧客就知道咱做買賣實在,就願買咱的米,咱的生意就興旺。儘管每一斤米少獲了一點利,可賣的多了獲利就大了。咱是靠誠實發的財呀。”大家更是一陣驚訝,一個個張大了嘴巴。老掌櫃不相信這是真的,拿來每日賣米的秤一校,果然每斤十六兩半。老掌櫃呆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慢慢地走進自己的臥室。第二天吃過年初一早飯,老掌櫃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塊,從腰裏解下帳房鑰匙說:“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夜,決定從今天起,把掌櫃讓給老四媳婦,往後,咱都聽她的!”

眾人為秤,半兩之差,心明如鏡。做生意,講究"誠”,做人豈不如此?

吳淑惠於2020/5/1 下午 01:05:09更新
當日瀏覽數(28)│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2020/05/01
推推數:0

做自己的貴人

來源:網路流傳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真實故事:

?

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對老夫婦走進一間旅館的大廳,想要住宿一晚。無奈飯店的夜班服務生說:「十分抱歉,今天的房間已經被早上來開會的團體訂滿了。若是在平常,我會送二位到沒有空房的情況下,用來支援的旅館,可是我無法想像你們要再一次的置身於風雨中,你們何不待在我的房間呢?它雖然不是豪華的套房,但是還是蠻乾淨的,因為我必需值班,我可以待在辦公室休息。」

這位年輕人很誠懇的提出這個建議。

老夫婦大方的接受了他的建議,並對造成服務生的不便致歉。

隔天雨過天青,老先生要前去結帳時,櫃台仍是昨晚的這位服務生,這位服務生依然親切的表示:「昨天您住的房間並不是飯店的客房,所以我們不會收您的錢,也希望您與夫人昨晚睡得安穩!」

老先生點頭稱讚:「你是每個旅館老闆夢寐以求的員工,或許改天我可以幫你蓋棟旅館。」

幾年後,他收到一位先生寄來的掛號信,信中說了那個風雨夜晚所發生的事,另外還附一張邀請函和一張紐約的來回機票,邀請他到紐約一遊。

在抵達曼哈頓幾天後,服務生在第5街及34街的路口遇到了這位當年的旅客,這個路口正矗立著一棟華麗的新大樓,老先生說:「這是我為你蓋的旅館,希望你來為我經營,記得嗎?」

這位服務生驚奇莫名,說話突然變得結結巴巴:「你是不是有什麼條件?你為什麼選擇我呢?你到底是誰?」

「我叫做威廉.阿斯特(William Waldorf Astor),我沒有任何條件,我說過,你正是我夢寐以求的員工。」

這旅館就是紐約最知名的Waldorf華爾道夫飯店,這家飯店在1931年啟用,是紐約極致尊榮的地位象徵,也是各國的高層政要造訪紐約下榻的首選。

當時接下這份工作的服務生就是喬治‧波特(George Boldt),一位奠定華爾道夫世紀地位的推手。

是什麼樣的態度讓這位服務生改變了他生涯的命運?毋庸置疑的是他遇到了「貴人」,可是如果當天晚上是另外一位服務生當班,會有一樣的結果嗎?

人間充滿著許許多多的因緣,每一個因緣都可能將自己推向另一個高峰,不要輕忽任何一個人,也不要疏忽任何一個可以助人的機會,學習對每一個人都熱情以待,學習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善,學習對每一個機會都充滿感激,我相信,我們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貴人。

吳淑惠於2020/5/1 下午 12:57:38更新
當日瀏覽數(14)│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2020/05/01
推推數:0

何須放棄那條魚

來源:網路流傳

有一位美國人利用週末帶著九歲的孩子去釣魚,河邊有塊告示牌寫著:「釣魚時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止。」一到河邊,父親就提醒孩子要先讀清楚告示牌上的警示文字。那位孩子很清楚只能垂釣至下午四點。

父子倆從上午十點半開始垂釣,直到下午三點四十七分左右,突然間孩子發現釣竿的末端已彎曲到快要碰觸水面,而且水面下魚餌那端的拉力很強,他大聲喊叫父親過去幫忙,這種情形顯示應該是釣到了一條大魚。

父親一邊協助孩子收線,一邊利用機會教導孩子如何跟大魚搏鬥,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拉、放之後,終於將一條長約65公分、寬約22公分、重約七、八斤的大魚釣了起來。父親雙手緊緊捧著大魚,跟孩子一起欣賞著,孩子顯得非常高興又很得意。不料突然之間,父親看了一眼手錶,收起笑容對孩子正色地說:「親愛的,你看看手錶,現在已經是四點十二分了,按照規定只能釣到四點正,因此我們必須將這條魚放回河裡去。」

孩子一聽,趕緊看著自己腕上的手錶,證實確是四點十二分,但卻很不以為然地對父親說:「可是我們釣到的時候,還沒到四點啊!這條魚我們應該可以帶回家。」

孩子一面說,同時露出一臉渴望的表情,加上懇求的語氣看著父親,可是父親隨即回答說:「規定只能釣到四點,我們不能違背規定。不論這條魚上鉤的時候是否在四點以前,我們釣上來的時間已經超過四點,就應該要放回去。」

孩子聽了之後,再次對父親要求:「爸爸,就這麼一次啦!我也是第一次釣到這麼大的魚,媽媽一定很高興。這裡又沒有人看到,就讓我帶回家去吧!」

父親斬釘截鐵回答說:「不可以因為沒有人看到就說要帶回去。不要忘記,上帝在看啊!祂知道我們做了什麼。」說著,隨即與孩子捧起那條魚,將它放回河裡去。孩子眼裡含著淚水望著大魚離去,沒有再說一句話,默默跟著父親收拾起釣具回家了。

十多年後,這個孩子成為一位口碑很好的律師。在他的事務所會客廳裡掛著一幅匾額,寫著:「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出自聖經馬太福音五:37)

每個來找他辦案的人,他都要求當事人必須先讀一次這句話,然後對他們說:「若是被我發現你有隱藏案情,或是不誠實,我會立即拒絕為你辯護。因為我無法替不誠實的人伸冤,那會違背我的信仰良知。」

這位律師名叫喬治.漢彌爾頓(George Hamilton),在紐約市執業,他最出名的一句話是:「我從不強辯,只照實說出事實真象,因為上帝知道我所說的每句話。」

這個故事取材自聯合報,我的經驗顯示它不是虛構的。

有一回去加拿大西岸的溫哥華島旅遊,當我駐足海邊欣賞美景時,不遠處有幾位青少年正在垂釣,但見一人釣起一隻螃蟹,並未立即收入盛裝魚穫的器皿,而是拿出尺來丈量一番以後,出乎我意料地將螃蟹投回海中。我好奇地走近一探究竟,但見海邊豎立著一塊告示牌,上面寫著:「限釣十五公分長度以上的螃蟹!」不問即知,原來剛才釣到螃蟹的那位少年,拿尺為螃蟹量身,發現它的長度不滿十五公分,即自動將螃蟹放生回大海去了。

由上述兩個案例,讓我們見識到西方先進國家人民在生態保育和守法精神上所樹立的典範,展現出他們的教育與公共道德水平,這是我們台灣人遠遠比不上的地方。

如果您是那位釣到大魚的孩子的父親,會要求孩子把魚放回河裡嗎?還是可能會有另外一種情形,因為孩子在學校裡聽到老師的教導,要守法守規,而打算將魚放生之際,您卻反過來告訴孩子:「沒關係,我們是在四點以前釣到的,而且又沒有人看見, 這條魚應該是我們的。」以我對台灣人的信心,相信多數父母是會這樣做的。

如果您是喬治.漢彌爾頓律師,會放著找上門的顧客、送上門來的鈔票不賺,而要求他們說誠實話,您自己也自我要求憑良知為他們辯護嗎?這樣做豈不是要放棄大多數業務機會,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

去過加拿大溫哥華十餘次,不論天氣冷暖,我都有在那裡晨間散步的習慣,也可以說是掌握在台灣享受不到的一種福氣。散步中,經常碰見一些溜狗的白人,我注意到他們手上大多拿著一個塑膠袋,或是一團舊報紙,遇有狗狗在路旁大便,隨即將糞便用塑膠袋或報紙包起來帶走。與此同時,部分地區人行道旁也設有一些狀似信箱的鐵盒,內置供溜狗人盛裝狗大便用的塑膠袋。有如此重視公德心的國民,加上這般提供良好公共設施的政府,難怪溫哥華在全球公認最適宜人居住的都市中,總是名列前茅。

反觀在台灣,我所經營的幼稚園前後門外的街道旁,幾乎每天都有狗大便必須清掃,而且當我外出撞見正讓狗兒在幼稚園圍牆邊大便的狗主人,這些人竟然都還一幅老神在在的模樣,一點也沒有不好意思的表情,似乎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直到兩個月前,我在幼稚園對面公園外圍人行道快走運動時,親眼目睹一位女士用報紙為她的愛犬檢拾大便,內心一陣莫名的感動與激動,也才為台灣的生活環境有可能更好重拾一點信心回來。

為人父母者,請效法故事中的父親,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身為企業經營者,請效法喬治.漢彌爾頓律師,依循正直的原則從事交易,賺取有道之財。身為上司者,也請效法喬治.漢彌爾頓律師,以身作則教導部屬,不僅學習經營之術,還得修練處世之德。不如此,一個國家的國民道德水準如何提升?一個企業如何長期獲得顧客信賴,並且基於信任而擴大授權,加速事業觸角與經營地盤的擴張?

佳文共賞

吳淑惠於2020/5/1 下午 12:50:02更新
當日瀏覽數(20)│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2019/05/02
推推數:0
吳淑惠於2019/5/2 下午 05:10:09更新
當日瀏覽數(19)│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2018/04/24
推推數:0

麻疹Q&A

Q: 麻疹是甚麼?

A: 麻疹是由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Q: 我國是麻疹流行地區嗎?那些國家有麻疹疫情?

A: 我國的麻疹發生率及疫苗接種率已優於國際對於麻疹消除所訂定的目標,屬於麻疹已消除國家。近年全球多國皆有麻疹疫情傳出,我國鄰近國家麻疹病例數以印度、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泰國為多,且持續有病例發生。歐洲地區以希臘、烏克蘭、法國最為嚴峻,此外,羅馬尼亞,義大利、塞爾維亞共和國及英國英格蘭病例數仍多或高於往年。最新資訊可至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國際旅遊與健康」項下之「國際重要疫情資訊」及「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查詢。

Q:麻疹的症狀為何?

A:麻疹的初期症狀與感冒很像,前驅症狀包括發燒、鼻炎、結膜炎(畏光、流眼淚、眼睛發紅)、咳嗽等。在前驅症狀3到4天後會出現紅疹。臨床上少數個案也可能沒有出疹或出疹型態不典型。

Q: 麻疹的傳染途徑為何?

A: 感染麻疹病毒開始至出疹約7到18天,平均約14天左右

Q: 感染麻疹後,傳染力可以持續多久?

A: 一般來說,麻疹病人在出疹的前、後4天內都具有傳染力。如果沒有出疹,則從發燒前1天到退燒後3天為可傳染期。

Q: 沒有與麻疹病人直接接觸,也會感染麻疹嗎?

A: 病人散佈於空氣中的麻疹病毒,在2個小時內仍有傳染力,因此,在麻疹病例之可傳染期間,若曾與其同處在一個封閉空間,無論時間長短,都算與個案有接觸,而可能被感染。即使病人已離開,該空間在2個小時內都可能還存有麻疹病毒,如果沒有麻疹免疫力的人進入這個空間,就有可能感染。

Q: 甚麼人可能感染麻疹(易感族群)?

A: 1、得過麻疹的人,具有終身免疫力。2、不曾得過麻疹或不曾接種麻疹疫苗的人,都可能感染麻疹。3、「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各接種一劑MMR疫苗者可產生抗體。但研究顯示,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幼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有可能已隨時間而衰退,致使保護力降低。

Q: 出現疑似麻疹症狀,該怎麼辦?

A: 出現疑似麻疹症狀時,應儘速戴口罩就醫,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若已被衛生單位通知是麻疹病例的接觸者,應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出現上述症狀時,應進行自我隔離並電話通知衛生機關,由衛生機關會通知醫院預先規劃動線,再且全程戴口罩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以免傳染給其他候診的病人及家屬。

Q: 如何預防麻疹感染?

A: 1、接種MMR疫苗為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政府公費提供「出生滿12個月」及「滿5歲至入國小前」各接種一劑MMR疫苗,請家長按時攜帶幼兒前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2、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疫苗的嬰幼兒至流行地區,如須帶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出發2週前可至衛生所自費接種1劑疫苗。一般民眾赴流行地區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3、應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擔心被感染的易感族群可戴口罩,並勤洗手,避免以手碰觸口鼻等黏膜處。

Q: 成人如要接種MMR疫苗,到底要接種一劑還是兩劑?

A: 如需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建議1981年以後出生者及六個月以上未滿1歲之嬰兒,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後再行前往;如未曾接種、接種史不清楚者或檢驗未具麻疹或德國麻疹抗體者(特別為育齡婦女)及醫療照護人員,應完成2劑MMR疫苗接種,並間隔四週。

吳淑惠於2018/4/24 下午 12:13:41更新
當日瀏覽數(24)│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2018/04/23
推推數:0

2018年04月23日 04:06 中時電子報

高德順旅行公會全聯會召集人李奇嶽昨(22日) 針對台灣觀光產業困境發文,來台觀光人數的確小漲,不過,來台旅客結構變化大,產值變低、供應量增加,出現「死亡交叉點」。但是沒有任何公部門願意公布產值消退的觀光數據,只是不斷的說明人數增加。

李奇嶽發表「春燕歸否?台灣觀光產業之下一步」一文指出,兩岸關係冰凍後,陸客來台人數銳減,商總發布「2017年產業建言書」更點出旅行、旅館、遊覽車及不動產這四大新興「慘」業「沒有最慘,只有更慘」,4大新興「慘」業,觀光業居然占了3項。政府大力開拓新南向觀光市場,去年來台東南亞旅客成長近3成,總體旅客不受陸客影響還微幅成長約0.5%,但有觀光業者直指結構變化大,導致產值降低;東南亞客消費力只有陸客七成,陸客平均來台停留7.5天、日韓泰菲越等平均來台停留4.5天,消失一個陸客要靠東南亞客源兩個才能抵。

李奇嶽建議政府應「保持大客戶,養大小客戶」,所謂「大客戶」指的就是陸客,要保持陸客人數不往下掉,就必須改善兩岸關係,建議政府可加強民間交流,包括自由行來台開放城市的觀光宣傳,降低辦理入台證一年多簽的門檻,以鼓勵提高來台陸客的重遊率,實施在台北高雄轉機的陸客24小時免簽入境,都是有效的方法。另外,立即開放東南亞各國入境中南部、花東、離島機場免簽證,並搭配獎勵航空包機航線,立刻補充客源,一次解決中南部花東市場觀光客消退的觀光客消退的衝擊。

?

吳淑惠於2018/4/23 上午 09:08:48更新
當日瀏覽數(23)│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頁|共6 |下一頁
copyright © 2012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TUMT All rights reserved.
各項連結網站導覽智慧財產權常見問題隱私權與服務條款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