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敏的家
bnar
網誌>網誌文章
屏科大校長張金龍:學校社團變創業基地,育成世界級人才
推推數:0

屏科大校長張金龍:學校社團變創業基地,育成世界級人才

屏科大校長張金龍:學校社團變創業基地,育成世界級人才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張金龍。張智傑攝

科大的特色就是務實,面對如今高教環境的挑戰,諸如少子化等議題,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認為不只影響大學,也深刻影響企業端。因此,希望能培養具備跨領域能力的學生,為企業所用。什麼是跨領域?張金龍認為,除了專業技能多元外,還要重視語言、國際觀,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加強專業技能,更要有同理關懷

雖然,少子化讓企業界找不到人才。但張金龍認為,學校除了培養專業以外,他也希望培養學生具備人文素養,並且對自己的生命有所探索。

「如果對藝術、美學有涵養,學生就有無限想像的空間,至少會走在善良的道路上。」因此,儘管科大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具備畢業即就業的能力、參加企業實習專班外,張金龍更希望學生有人文關懷跟同理心。

「企業倘若忽略人文素養,可能會對社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張金龍舉例,有些公司想要快速獲利,在種植作物上,用噴灑大量農藥的方式,從而得到高產值,但這樣做,相對會影響消費者健康,也可能造成環境汙染。

另一方面,張金龍有點憂慮現在的環境多元、自由,學生未來選擇的工作機會多,但在取捨上也會有所迷惑;他希望學生在校能培養對人生方向的思索,未來在職涯選擇上,就能懂得取捨,而不是受到產業流行趨勢的影響;例如,現在大家可能一窩蜂想進入科技業,因為高薪,「我們聽過傳產的意見,倘若人人都擠去半導體,會產生排擠效應,導致傳產大缺人。各個產業都很重要,不能大家都去特定產業。」

至於,如何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的能力?張金龍表示,包括技術、程式語言、語言、國際觀,還有交朋友的能力。他表示,進入大學首先就是要學會專業領域技術,像是跨領域學習等,除此之外,也要交朋友。

「大學就是小型社會,你已經脫離家鄉,面對來自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的學生,既是冒險,也可以交到許多朋友。」張金龍說,多認識人,對培養自己的人格有幫助,若是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未來也有機會一起創業。

此外,張金龍也認為,屏科大的社團需要轉型。過去可能是大家針對某個有興趣的東西而湊在一起,未來,他希望社團除了變成志同道合者之外,還可以變成一種創業基地,「不只是專注於娛樂性或思考性的社團,像是他們彼此不同科系人碰在一起,從而思考彼此的技術能不能結合一起,能不能創業?」

而這樣的創業精神,當然也包括科系的跨領域。

屏科大本身是以農業相關科系為主,「但往往做很好的生產技術跟產品,但不會行銷,因此,現在農業也要學會包裝,因為這涉及如何吸引人來買你的東西。」

張金龍舉例,今天種了一棵植物長得很好,種植平常是用人力來做,但能不能用機器取代?「像是過去,農民靠著自己人工噴灑農藥,未來能不能用機械取代?」農業相關的人,就可以跟機械、電機的人請教,看能不能創造田間噴灑農藥的機器人。

提供「微學分」課程,跨域更容易

為了因應這樣的跨領域需求,屏科大設計有「微學分」課程。

只要花幾個小時,即能學會簡單初步的跨域課程,「像是學到機電整合、機器手臂的操作或是工業配線,還有無人機怎麼操作。」也讓各個不同學院能放寬不同科系的學分承認,讓學生更容易達到跨領域學習。

另外,為了因應少子化,屏科大也盡量要求學生有寫程式的能力,「未來人力愈來愈少,要用機械取代,讓機器幫你工作。至於如何讓機器幫你工作?就是透過程式語言。」張金龍也希望學生能夠國際化,而達成這點,首是條件是要懂英文。

屏科大本身收了500多位外籍學生,有些課程採全英文授課,參與學生都是外國人,讓本國學生也能參與其中體驗。

面對未來少子化的挑戰,屏科大希望學生能具備五大能力,讓自己可以跨領域,才能因應未來缺人缺工的問題。

張金龍
現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
學歷:德國斯圖佳特大學設計與製造工程學院工學博士
經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總務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永續辦公室執行長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0016

鄒純敏於2023/4/28 下午 03:46:26更新
當日瀏覽數(13)│回應數(0)│轉寄數(0) │引用數(0)
copyright © 2012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 TUMT All rights reserved.
各項連結網站導覽智慧財產權常見問題隱私權與服務條款聯絡我們